第六百一十六章 活着很好 (1 / 5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六百一十六章 活着很好 (1 / 5)
        十年八年,还是往少里说的,认真算起来,怕是三五十载、百八十年都未必能行。

        资源是一个大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能够把直径一公里的正圆形大池子装到四百米水位,并且还是由纳米机器人组成的液体,要从头开始生产出来,光材料能让全世界所有国家后勤部门哭死。

        就算有了里世界得到的样本——比如顾英男弄到的那一滴,要复制出来那么大一池子,考虑过资源需求总量了吗?那玩意真不是普通合金或硅基材料就能解决的,复杂程度难以想象。

        即使有了资源,那么开始制造巨人机体的细胞。

        咱就不提那10的N次方数量,光是一个个的单体生物计算机,里面又包括蛋白质计算和量子计算的基本构架,再仿造人类的躯体运行机制加以编码,那种代码总量和框架结构声称,把全世界码农都绑一块儿可能完成?

        所以它必须是人工智能才能干好的活儿,否则光是设计图纸就没有任何一台超算可以承载。

        简单点说,这具人形生化兵器的设计图纸要完全展开,把地球整个包圆儿是没问题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了这些之后,再去验证系统的可行性。在没有量子计算机的条件下,相当于用一个计算器来模拟核爆,计算难度没法评估。

        好吧,再退一步,这也解决了,那么剩下建造的事儿。

        咱还是不提材料组成,那么构建一个生物核聚变体的技术呢?

        现实世界,全世界加一块儿,也没搞定核聚变正输出,托卡马克还是国家点火等试验装置,离着商业化运行永远有五十年差距。

        悲观一点说,人类在21世纪结束前能否用上核聚变电,都是未知数。

        乐观一点看,就算在二十年内突破了,要完成商业化还是要推后三十年,所以必须到中后叶才能搞定。

        那还是巨大的聚变发电堆啊!这却是要早一具人形战斗兵器,生物聚变并非单一个核心装在胸腔里,而是全身细胞在必要条件下随时组建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

《墨缘文学网,https://wap.mywenxue.org》
加入书签我的书架
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