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一章 百兵之首 剑合大道(下) (1 / 3)
杨逍遥辞别二人之后,顺着那山庐缓缓下了山去,只闻山中鸟兽低鸣,清风和煦,初晨的水雾早已散去,丛边的几支不知名的野花似更艳了些。想那孤龙慈凤二位前辈可以在此安度晚年,也算人生之幸。
半日之后,杨逍遥回到了那长安官道之上,寻了茶铺暂歇,要了两斤酱牛肉和半壶汾酒,一个人心头寻思“是就此回扬州家中,还是再往中原闯荡一番?”他翻了翻怀中的盘缠,足足还剩七八百两的银票,也够他半年的食宿。
“客官!您的酱牛肉和美酒!”茶铺的小二堆着笑容,客气般把酒菜端了上来,仿佛没有认出,面前的公子就是五日前那似疯似傻的小子。
杨逍遥却记得这小二的声音,可这三少爷天性洒脱,也明白茶铺的伙计就需要那世俗机灵的性子,自然不记恨这小二以貌取人,认钱为主。
“小二,此处去长安城的路上可有马市?”杨逍遥对长安不太熟悉,此刻点了酒菜,借机询问起来。
小二见杨逍遥衣着整洁,举止贵气,腰间还佩戴着玉饰,心道定然是那权贵的公子哥,当下不敢怠慢,恭恭敬敬道,“这位公子爷,此处的官道距南门不足三里,你顺着官道行两柱香的功夫,可在路口处见到一条通往“里河马市”的小道。”
“里河马市?”杨逍遥点了点头,丢了半块碎银答谢那小二,又匆匆食了两斤牛肉,这才挑起汾酒上了路去,这小子心头盘算,无论要去那中原闯荡,还是回到扬州家中,总不能一直靠着两腿行路,需寻一匹好马。
话说这一路倒也太平,杨逍遥喝着汾酒一路摇摇晃晃,走走停停,对这长安的风土人情颇为好奇,足足行了半个时辰的功夫才到了那里河马市的门前。
只见这马市早就开门做起了营生,人声鼎沸,来往议价,马队齐鸣,蹄声不断,好不热闹。日头早已过了正午,各地的马贩如漠北关外、中原锦州、洛州、襄阳,还有那江南的苏扬商贾,都纷纷在此做起马匹买卖的生意。
这马市据“里河”而设,故名曰“里河马市”,此处水草丰硕,山丘低陵,马场围林而成,足有几百丈的方圆,不仅商贾车水如云,络绎不绝,更有九寺之中的太仆寺掌管把守,可见这里河马市乃是长安第一马市。
“好家伙!长安不愧是大唐的明珠,连城外的马市都比扬州城还大!”杨逍遥略一扫,不免心头感叹。
“让路了!让路了!有马队进市了!”几个太仆寺的官兵高声喝道,清开了马市大门前的客人。
不一会,杨逍遥的眼前就过去了五路马队,分别是突厥马贩的矮脚马,色目人的塔克马,中原西南的河曲马,漠北安西的三河马,最后那一队马贩衣着破烂,不知乃何处马队,手上马匹多为羸弱凌瘦,但其中有一匹马纵然瘦弱可双目带神,浑身通红,鬣高意阔,颈比龙首,颇为傲然,虽没入在总马匹之中,可也不似俗物。
“客官您要看马吗?”那衣着破烂的马贩子瞧见杨逍遥对着自己马队打量了许久,赶忙行了过来,拱手笑道,“客官,我这的马儿可是大唐最好的,您赏脸瞧一瞧?”
杨逍遥并不懂马,闻言一愣,不知如何回答,可要论这马贩的马市大唐最好,可为何匹匹都羸弱不堪,好似没有吃饱一样。
正在杨逍遥犹豫不决之时,那衣着破烂的马贩子身后顿时行出三五个伙计,把杨逍遥团团围住,拉拉扯扯的把他往自己的马圈旁。
“在下姓朱名戚,乃是十余里外马镇的掌柜。”那衣着破烂的马贩子笑了笑,亲切的对着杨逍遥道,“这位公子一瞧就不是长安本地人吧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
《墨缘文学网,https://wap.mywenxue.org》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