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12章 孟晓梅其人
打上了镇定剂,耿家建才昏昏睡去。
病房里只剩下孟晓梅,和睡着的耿家建。
孟晓梅是洛城本地人,沿海城市的姑娘,皮肤好,脸蛋漂亮,身材高挑,在哪都是受人瞩目的人儿。
家庭条件也好,父亲在大学做老师,在化学方面很有研究;母亲则在一个事业单位里上班,而孟晓梅呢,也是在三年前也是在高考中考出了优异的成绩,本来可以去帝都上个更好一些的大学的,无奈父母心疼女儿,不想让独生女儿走得太远,便报考了省内最好的洛城大学,正好也可以在身边相互照顾。
家境好,但孟晓梅却从来不骄不躁,也从来没有什么阶级等级之分,相反她在大学里接触到了世界大同众生平等的佛家理论,并以此作为行为准则指导自己。
说来有些荒谬,父母皆是受过正统思想教育的,孟晓梅自己在大学学的专业也是师范专业,从大一开始便学什么毛邓三,这个文化,那个思想的,没想到在大二的下学期,自己看了一部关于佛陀在菩提树下开悟的电影,随后便到图书馆读了一些关于佛经的书籍,便深深地沉迷其中。
之后的学校生活中,孟晓梅在完成了日常的学习任务后,便凭着自己的兴趣,钻研起佛教经典著作来。
孟晓梅的父母知道了之后,感到很不可思议,尤其是她的母亲,对此极为排斥;她的父亲还好,对她采取放任政策。
孟晓梅依旧我行我素,在课余时间学习佛学,经过耳濡目染,孟晓梅变得温文尔雅很有内涵,让认识她的人都赞赏不已,这才不让她的母亲再多说话。
按照孟晓梅父亲的话说,这佛家经典也算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呀,不应该排斥呀!
孟晓梅心存善根,在生活中也是竭尽所能地行善。
她在自己的笔记中这样写道:现代人很多为了利益,不再去追求善,被利益蒙蔽了双眼,人们对善恶之定义产生了歧见,放宽了对自己的要求。
任何行为,凡是伤害他人、干扰他人的平安和谐,就是罪恶不道德的行为;而任何帮助别人,给予别人安详和谐的行为,都是虔敬正当的善行。这是没有任何偏狭的派别之分,合乎自然法则的定义。
依照自然的法则,一个人会去伤害他人,必定是先在自己内心产生了负面情绪─生气、害怕、怨恨……等等,然后才在行为语言上做出有害他人的行动;而当一个人心存不善的念头时,他自己也置身在苦恼不安的情况下。同样的道理,一个人必定是先在心中生起了爱、慈悲、善意,才有助人的行为;而一旦心中生起这些纯净特质,当下就会感到内在的祥和平静。
你帮助他人,同时也帮助自己;你伤害他人,也同时伤害自己。这就是法、真理、定律,亦即普遍性的自然的法则。
孟晓梅正是带着这样的善念,才在海边救下了耿家建。
也正是带着这样的善念,才随着耿家建来到医院,给垫上医药费。
而和她同行的张薇薇和李桃便不是这么想,她们担心惹祸上身,担心自己的假期被打扰,她们从心底里觉得这种闲事都是由别人来管的,自己从来不是管闲事的人。
在她们看来,心存善念的人是会吃亏的,你看孟晓梅,自己搭上了休假的时间,还垫上了自己的钱,为的是一个与自己毫无关系的人,简直就是没事找事!
心存善念,行之弥坚!
孟晓梅乐于助人,这一天也不例外,她看着病床上熟睡的耿家建,心里希望这个男孩能够快点好起来。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墨缘文学网;http://wap.mywenxue.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
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
《墨缘文学网,https://wap.mywenxue.org》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