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556章:讲道 (2 / 3)
“那么我们回过头来看,这句话后面是什么字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,我反而认为,这句话才是温故的意思,朋友也可以理解为我们已经掌握的技能,有朋自远方来,朋指的是接触过,交流过的任何事物,这两句话连在一起,才显得更加完整。”
“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乎,这句话的则稍稍的与前两句话的逻辑有所分割,但它还是连贯的,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他人无意冒犯了你,你不要恼怒,因为他不了解你,也不了解你做的事情,这是君之道,所以从开篇,我们就可以看出,孔这个老头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”
“他既不是只学不做的腐儒,顽儒,同时又是一个纯正的君。”
“为什么他纯正,开篇的最后一句话,就体现了一种宽容的精神,而且论语的全文对于君的解释,约莫就是纯且正的东西。”
陈哥完,稍稍松了口气,拿起水杯喝了一口水润喉,台下的人又要鼓掌,陈哥也懒得管他们了,反倒是那几名教授笑吟吟的看着他,让陈哥有点毛骨悚然,更加打起精神,这些家伙年纪一大把,学问也不少,实在不好糊弄。
本以为孔会让他们感到十分认同,但现在看来,不是自己的不够好就是这些家伙都不是特别喜欢且追随孔的论调。
“接下来是孟,大家现在都喜欢开一个玩笑,孟最著名的一句话就叫做孔的对。”
台下众人,包括走廊上的人们笑出了声,陈哥摇了摇头:“其实这种法是不正确的,孟能在百家争鸣的时代中将自己的学问做成这样,是有其过人之处的。”
“相比起孔,孟的思想来的更加猛烈,他不如孔的温润,其体现出的东西是与孔的仁完全不同的,他讲的更多的是义,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,他的义当然不是想在我们所谓的义气,为兄弟两肋插刀,为女人插兄弟两刀。”
“那时候,义这个字的意思是合宜之理,是公道,是公正,公平的东西。”
“最早提出义概念的不是孟,而是管,管仲,礼义廉耻便是这个管仲提出来的,而孟的义比管来的更加激烈,更加不对权利低头。”
“那么他这个义又是如何体现的呢?”
“有个故事大家可能都听过,孟见梁惠王,梁惠王问孟夫:“来到魏国(战国时代的魏国),可有什么对我国家有利的事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更多完整内容阅读登陆
《墨缘文学网,https://wap.mywenxue.org》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